花15分钟写博客
花15分钟写博客
很久没有在我的博客上写点什么了,其实我一直都没有忘了自己的这个小天地,可是由于我的拖延,这件事一直压在我的心头。我想要写点什么,却又不知道要写什么。
这就是过于关注结果的坏处,因为害怕自己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垃圾,都是言之无物的空洞文字,所以害怕去写。这是表面上的原因,更深的层次也许和去年发生的事情有关。去年的10月份,我和千贺分手了,我本以为这件事情没有什么所谓,只不过是一份感情走到了尽头。我觉得自己很坚强,少了她世界还是那个模样,生活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。
我错了。我低估了结束一段感情对自己的冲击,没有了这段关系的遮掩,我自己的孤独和抑郁就没有了藏身之地。上了大学以来,我一直没有好好地经营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络,过去的同窗,昔日的旧友,都慢慢淡了联系,新的朋友却还是镜花水月般遥遥无期。高考的失利、父母的失望像沉重的担子压在我心头,一直得不到释放,长久的灰暗慢慢堆积成了习得性无助,我好像找不回过去那个动力满满的自我了。关系的结束只是一个契机,让我看清了我长久以来的焦虑和无助,我的耻于求助和愚蠢。
说实在的,我不是个勇敢的人,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方法也不会去迈出第一步,想要做的事情往往拖到无可奈何的地步才开始着手。不过我还不笨,我只是缺乏相关的技能:社交的技能、写作的技能、表达的技能以及调节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技能,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加以改善的,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培养的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,然后去做就可以了,就像这篇博文是诞生于一个念头:嘿,试试花15分钟来写作吧。有了这样的念头,之后的行文就是自然而然的了,我试着专注于写作本身,去和自己对话,看看自己倒底是什么样的感受。
我觉得自己很棒,我在一天的末尾没有拖延,我去写了这篇文章,好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,心里轻松无比。我知道自己正在从灰暗的心情里回复,我开始有了表达的欲望,这让我感到放松,这证明我的心灵不是完全的沉寂,我仍然有创造的潜能,正是这一点使我令我欣喜万分。
会有下一个15分钟吗?
俗话说:“万事开头难”。的确,对于我这样的拖延症患者,开始做一样事情的确不容易,不过想要停止一样事情一样不会很简单。我一直信奉简单的哲学,从来不让自己花太多的精力在选择上。如果我想要去做某件事情,那么我就很难会停下来,我得一直做下去才行。你看,其实写作也没有那么难,“花上15分钟”,你就能收获一篇博客,这笔交易划算,不是吗?
Learning how to learn[1]中,博士说她的同事会给自己定一个休息时间,在这个时间之后他就不会工作,而是去享受生活。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,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休息时间,这样在休息时间之前我会努力工作,试着去保持专注。然后每天的休息就是对一天的刻苦工作的最好奖励。